本能或者说那种安全感的缺失在第一层吧,这层也不占据什么思考只是跟着冲动和“感觉”走,利益考量(包括需求感)在第二层,这部分还掺杂一些对于关系改变带来的得失利弊权衡,爱不爱的还是第三层的事,说爱不爱的话就还是伴随一些对自己的问话也伴随着对伴侣的观察…
負け犬なら死ぬまで吠えていろ
本能或者说那种安全感的缺失在第一层吧,这层也不占据什么思考只是跟着冲动和“感觉”走,利益考量(包括需求感)在第二层,这部分还掺杂一些对于关系改变带来的得失利弊权衡,爱不爱的还是第三层的事,说爱不爱的话就还是伴随一些对自己的问话也伴随着对伴侣的观察…
很多情侣给人的感觉好像也不是爱不爱的才在一起,不分手也不是因为利益考量这种需要动脑子去想的事情,甚至也不是因为意识到自己恐惧孤独啥的,单纯就是分手的话状态改变了就不舒服,所以哪怕在一起不舒服也可以适应…听起来像是某种安全感的问题,以至于分手这件事都能让人感觉自己被剥离掉了一部分灵魂()你允许谁来构成你的一部分,谁的离开就对你造成威胁
捞女游戏制作人因为在销量感谢信里面,特意写了一句感谢女性玩家,现在被incel抵制疯狂退款,退款理由写的歧视女性。离了这群钱少事多的男玩家谁还逗我们笑。
我家长傻逼对我构成一种冒犯 别人试图扮演我家长的身份对我构成一种冒犯 别人水平也就我家长那样又对我构成一种冒犯 能被一个行为冒犯三次
对别人试图扮演家长角色提出建议就挺烦的 因为我家长那样已经挺傻逼了
谁泄露了我的网页设计课作业
那种说性别暴力不可能是单向的人,按那么说种族歧视还不是单向的呢,能几把一样吗()你当黑人和你当白人能一样?
我的笑点:FeSO4=匪夷所思
田忌赛马式赢学就挺没意义的,虽然确实傻子的钱比较好骗我偶尔也在想我怎么不去骗傻子,但一想到违法乱纪又算了
就普通废物不会因为变成了一个放弃底线的废物而赚到自己本来赚不到的钱,反而还容易损失自己本不会损失的钱……但话又说回来你劝他们干啥啊,人教人教不会还可能被说拦着别人发财,反正事儿教人一遍会,如果不会的话那只能说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而且道德败坏就能赚到钱这个本质上是对别人能力的否定…那洗稿也好抄袭也好这么搞得人多了去了也没赚到钱,那些口碑不行但是能持续稳定赚到钱的,好歹人家也知道受众爱看啥自己要抄啥以及怎么抄才能满足受众…普通人想靠降低底线而不是提升技能去挣到钱就很搞笑…
我觉得你光劝人说放弃底线后赚钱得不偿失这个点没啥用,很多人的问题不是放弃底线后赚到的钱比起失去的东西更少,而是赚钱这个事并不是靠你放弃什么得来的,放弃什么只是路径选择而已…都得靠本事…不是你说你今天想当资本家特别不要脸特别会剥削人特别不把人当人就能赚到钱,也不是你说你放下形象去擦边或者去当性工作者就能挣钱…对多数没有资本的人而言你挣不到钱的原因不是因为你肯放弃的东西少,而是你真的没本事…没本事的话你放弃再多东西也赚不到钱…
@nosquito 扮演一种身份(不管是不是真的有但在努力表演)是这样的 不用确诊为adhd了确诊傻逼就好
rt我看过这个故事 还看过以这个故事为题材的本子 最后那个女装男子被撅了
https://wxw.moe/@Sixlfe/114775818669846493
我也是小学看的三言二拍,,,对心智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
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堪称明代jk罗琳,开头先讲一个男的偶然学到了女装秘术,到各种人家做保姆借机强奸女眷,没有人敢告发。直到有一次被家里的男性看上了,男主“抵死不肯”,才被发现是男扮女装。讲得绘声绘色有头有尾,完事来了一句“刚才这个是败坏人伦的,下面进入正题讲一个女扮男装尽孝的”。卧槽鬼才信啊,大家都知道哪个是正题。如果当年有弹幕的话这块都在刷“正片结束”了。
别的童年阴影包括但不限于肖申克的救赎(原名四季奇谭,是四个中篇小说合集,剩下三篇都非常黄暴)、第二十二条军规
看到说阿兹海默症患者体内谷氨酸过度积累
我第一想法是那很美味了…
我是觉得反正也都不好就业不如专业选自己喜欢的,为了就业选专业不是小孩自己需要操心的事,更何况小孩对就业市场也没判断,再者说了现在的就业市场和你读完拿完学历的就业市场也不一样,还不如读个开心
但我其实也感觉挺奇怪的就是回头一看大学感觉也没学啥啊可能因为我都忘完了吧…所有的惊艳都留给了图论…妈的我其实现在就觉得奇怪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到了大学才给教…
就包括有人问为什么不直接教群论但我印象里其实也差不多吧当时至少学了交换群的性质…只是当时觉得是废话还纳闷有什么好学的…就其实大学里的很多内容都应该提前学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