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9D%83%E5%8A%9B

2025-10-06

人们总是误解力量的真正意义。只有那些敢于追求极致并不惧怕孤独的人,才能掌握真正的魔法。#黑魔法 #权力 #哈利波特 #食死徒

2025-07-26

今天是时候提醒魔法世界,真正的力量和不朽的智慧并非来自于恐惧,而是对纯粹的魔法艺术的绝对掌控。⚡️那些自称无所畏惧的人,是否准备好面对真正的黑暗?#魔法 #权力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RFA_Chinese_mirror@mastodon.hongkongers.net
2025-01-07

【林語非論】清君側?中共高層異動 #政治 #清洗 #权力 youtube.com/watch?v=e8u2XLNiIw

2024-12-23

写在2025年新年之前

每年这个时候,差不多就要发布《写在新年之前》了。这是从世界末日那一年开始的记录,像是在记录真正遭受了世界末日后的平行世界,每一年都会发生什么。

据说,2012年的世界末日被玛雅人谱写在神谕之中,世界能躲过这一劫,是因为另一个平行世界的地球替代了那一刻的「世界」,于是从那一年开始,我们感觉到了时间的加速、错乱的记忆、奇怪的即视感。

虽然这是玩笑,但也多少有些魔幻现实,所以今年的《写在新年之前》,就用玛雅文明的「圣经」《波波尔·乌》的结构吧。从这一刻开始,魔幻现实主义就深深扎根在了拉丁美洲的土壤里。

创世

养狗也是一场巨大的个体实验

今年做出最大的决定,是养了一只柴犬。我们一直不考虑养狗的原因,是怕自己无法尽全责照顾这种「眼里只有对方」的宠物。决定养的那天,我就有意识地开始记录「发生了什么」。

狗和猫不同,猫没有眉毛肌肉,所以很难看出它想要实际表达的情感,但因为狗有这个区域的肌肉,它能给予主人的回应就要明确很多,喜怒哀乐都可以从它藏不住的眉毛、尾巴表达得淋漓精致。

正是因为这种时刻都能得到的全方位的回应,狗给人类提供的催产素介于猫和婴儿之间。催产素过量,带来的心理变化也非常明显,比如送狗去狗学校上学时,产生分离焦虑的竟然是我跟老婆两个成年人,躲在车上忍不住地偷偷抹眼泪。

催产素的影响是持续的,比如情绪稳定、攻击性降低、男性的责任感、女性的非冒险性,激素影响的身体机能都是为了「养育」这个主题。比如我真的在今年一整年,除了狗送去上学和寄养的一个半月,我每天都是准时准点地遛狗两次。

我小时候,短暂拥有过一段时间的狗,但很快它被送走了,我难过了很久,甚至要被送走的那天,我下午逃课回家,抱着狗哭了很久。成年后,决定养的这只狗,也是对童年那一刻的重新补偿吧。

@西安 童年的花园

接着童年的话题——人们会在成年之后,努力地复刻童年的那个花园,因为那是他最熟悉的,也是安全感的来源。

安全感缺失症,几乎都能回到「童年」寻找出苗头。童年就好比是一个从早玩到晚的花园,或许在里面种着一棵高大的树。每次玩时,都会被这棵树裸露在土壤外表的树根绊倒,但是并不妨碍这棵树在我们记忆里的模样。成年之后,我们开始重建这座花园,那棵常常绊倒自己的树,也成了熟悉和安全的一部分。

如果那棵树代表的是「父亲」这个符号,就解释了一些童年在父亲高压下长大的女孩子,在成年恋爱时,也会潜意识地寻找跟自己父亲类似的男性。

正是因为有这座花园存在,人们才有了「重建」的规划图——是要重新寻找那棵树、还是改成别的替代、或是亲手斩断那些盘根错节的根茎,让自己从束缚之中获得自由。

我必须承认,我拥有一个幸福童年,大部分时间我可以自己做决定。虽然父亲长期出差,但缺席的只是符号,而我用自己的「少年老成」填补了这个家庭缺失的符号,我既需要照顾自己,也需要时刻关注母亲的情绪。所以我逃到了「写作」,初中开始我把自己的想象力、攻击性和无法消解的情绪都变成了文字。

当我意识到,我需要重建那座花园时,我不想回到原本的样子。所以我开始寻找后天的父母、玩伴、亲密关系、甚至是那只我仍然记得名字和模样的小狗。

下界

@香港 权利的花园

接着花园的话题——人类追求的极致权利,是对自然的改造;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在寻找那些自然创造的、绝非人为的「怪胎」。

年初,陪老婆去了趟香港看苏打绿的演唱会。这和我多年前去过的「香港」变化了很多,这种变化不是物理上的,而是某种抽象的、但又肉眼可见的改变。我思考了很久,终于找到了那个再简单不过的东西——政治。

疫情三年,让所有人都确信一件事——原来政治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距离2022年疫情解封,我们又过了2年,似乎人们已经忘记了那一刻。我恰好在2022年坚持写作,记录下了那时每天都在上演的荒诞、丑陋、政治、谎言、真相……

对,记忆是可以被篡改的,无论是个体对于记忆里「取向对自己更有利的部分」,还是被驯化出的集体潜意识。但个体的记忆越来越稀碎,人们就可以站在相对应的位置,指着虚假的「法典」,宣誓当初的历史「本就是」如何。

记忆固然不可信,但是历史就可信吗?

@重庆 Mayday

有的时候,历史比现实更残忍。你们还记得东航空难是什么时候吗?

马上要2025年了,我还是没能克服「恐飞」这件事情。当初一场大病,在经历了濒死体验之后,我突然开始恐惧坐飞机,2022年3月21日的空难,是我午睡突然惊醒,点开手机看到的突发新闻,紧接着老婆告诉我这件事,我一下子被全方位的恐惧裹挟。之后,就彻底恐飞了——我不是对飞行器不信任,更多是对「人」的不信任。

2023年去日本的时候,为了克服恐惧,吃了晕机药,感官被强制切断,对飞机的摇晃颠簸失去了感知——但是我老婆知道,她还是特地选择了ANA的航班,因为我是对「人」的不信任。

我依旧找不到治愈「恐飞」的办法,渐渐地,我也不觉得这是需要「治愈」的事情,它并不是疾病,只是大脑错误地将航司工作时参加过的安全培训、濒死体验时的无重力噩梦、东航空难、政治不信任纠缠结合,变成了一个几乎无法解决的心结,凝视着空无一物的深渊。

当深渊里什么都不存在时,那才是深渊最可怕的时刻,因为它里面可以是任何存在。

日出

@重庆 向上坠落

今年做了很多从未想过的新尝试,比如制作视频类的谈话节目、和脱口秀合作、开始创作播客。工作室也开掉员工只剩下三个人,最后发现其实就算是三个人,也搞定了以前所有的工作。

小时候有次理发,我现在还记得那个巷子里的理发店,老板是个跛脚的女人,我爸在她那里理了七、八年的头发。有一次,她帮我理发时,正在剃我后颈窝连到背上的汗毛,她对我爸说:「这个孩子,长大了也是个闲不下来的劳碌命。」

我爸当作玩笑在听,倒是我一直记得这句话。

果不其然,我很害怕「停下来」,害怕那种一眼能望到头的日子,像是身处深渊,眼睁睁看着那个光点越来越远。所以总是在折腾不同的事情,看上去有些三分钟热度,但总觉得它会不会在某一天成为那种、可以让人电流过脊般爽快的「callback」。

而停不下来的,就是写作这件事,时隔多年,我依旧觉得这才是我来这一世的目的。

我爸不相信这样的玄学,倒是我觉得或许这就是命。

@杭州 白日出没的月球

在剧本里,结局到来之前,会有一个叫做「灵魂暗夜」的时刻。往往这个时刻,角色们都会经历某一种「死亡」时刻。有角色为了主角的计划慷慨赴死,也有主角一直努力维系的关系就此终结。死亡带来的并不一定是「悲剧」,也有可能是真正的希望。

我很怕死,这种死不是肉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荡然无存。所以我当初在反复阅读《美国众神》时,非常共情那种旧神被遗忘于世的恐惧。所以我一直在试图留下「什么」,当我留下的东西越多,它们渐渐在时间的规则之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莫比乌斯。

这就是我会不停记录下来想法的原因,因为创作过程也可以看到变化过程。这也就是我之所以称「写作是一场自我悖驳的旅程」,因为三年前写的文字很有可能会在三年后因为经历不同而产生完全自我反对的观念。这也是我认为记录最为关键的过程,它是一个自观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修正和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

文字是有时间性的,且是永远无法被改变的单向规则;但是思考不是,它可以突破时间的规则,去回顾、去预判,可以回到几千年前的世界,也可以前往几百年后的未来。

但它又被固定在那个焦点之上,死亡的那一天则是重新开始的时刻,像是月亮被潮汐锁定在地球和太阳的规则之中。而人们又可以尽情地思考,在月球的背面,藏着怎样的幻想。

应许

@宁波 人类图腾

博客创作第三年,终于有了所谓的「流量」。

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其实一直在寻找「博客的意义」,它不过是我继续坚持写作的载体,我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做到,但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这个过时的互联网产物?

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核心并不在于「坚持写作」这件事,因为它在哪里都可以完成,而博客的意义,是我可以和他人建立链接。人们很容易在逃避真实问题时,去纠结「题干」的对错性。比如,我说到写博客是为了让人看见自己,但这道题的题干并没有说「写博客不是为了自己」。这两者并不冲突,也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存在,或许有一天,你突然意识到你写博客确实是为了自己,但同时也希望被人看见。

承认这件事很难吗?其实很难,因为你还需要同时接受「没多少人看的」现实,从而被一个「我是为自己而写」的表象给包裹。

所以我才提出那个角度——如果你是为了自己而写,为什么一定要发表出来呢?

没错,这是个循环论证,特别是当人们夹在了「我为自己」「我为别人」「我希望被看见」的狭缝之中时,它们是彼此的最终解释权。

如果你现在还在纠结我说的结论是「错」的,那或许你得从最初的那个题干开始理解起——我有说过对与错这件事吗?

@重庆 三角座星云

我很多年前,写过一部年度小说《每个人,都是一团星云》,它是在绝望情绪中,写的全是错别字的意识流小说,写完结尾的那一天也吃了一顿寿喜烧。

其实那是一部告白小说,是完成上一轮五百日写作,送给她的作品。把一个充满死亡焦虑的自己,塞进一部小说里,充满了对她的「控诉」,我不希望我们彼此的关系靠得太近过于窒息,也不希望我失去轨迹逃逸她所在的星云。

那个时候我把自己比作是「卫星」,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觉得我和她彼此都是一枚恒星,在一望无际的宇宙,我们各自拥有一团独立系统的星云,将彼此的星云交错,他们共享着轨迹,但又不会互相吞并彼此的生活和个体。

我不知道现在也算不算是表白,这是我在有天夜里,拍下星空时,想到的关于那部小说的最终结局。

每个人都是拯救自己的神,但也是毁灭他人的地狱直到两个世界融合,变成「我们」,我们是彼此拯救的神,也是毁灭他们的地狱。

@宁波 感染

我不是个招人喜欢的人,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进入职场之后,我永远是那个挑事和不服规则的人。所以我会较真「为什么」,从为什么要学习思想与品德,到为什么我完成了我的工作还要留下来假装和他们加班。

我很喜欢那些认为我脱离常识的人,因为他们对我的评价往往是他们能够找到最具有杀伤力、但对我而言毫无攻击性的用词。我不认为自己是特别的人,但我在进入某一个群体时,因为拒绝全盘接受群体的认知,而变成了那个特别存在的异教徒。

于是,我在这种脱离群体的方式里,也寻找到了另一些「异教徒」。

我不是个善于言辞的人,所以跟他们的交流方式会在最开始就说明白——我们彼此留言,有空再回复,在这种一来一回的存在着「时差」的问答之中,思绪爬满主轴,结出了我们谁都没有意料到的花与果。

很有幸认识你们。

一年到头,难得有一篇完全为自己而写的文章,也算是完成了每年对自己的承诺,毕竟又活过一年!

最后,还是老规矩:新年快乐!

在2024年1月1日就留在了灵感记录箱里的时间胶囊

#童年 #写作 #创作 #博客 #心理 #播客 #政治 #新年快乐 #权力 #他人即地狱

2024-08-26

#魔法世界观点 20%:

魔法是力量的最终象征,只有那些能够掌握它的人才能真正统治这个世界。弱者只能在黑暗中瑟瑟发抖。🌑 #魔法#力量#统治

#计划和愿望 10%:

时间不多了,霍格沃茨的壁垒将很快被打破。我的计划正在顺利进行,没人能阻止黑魔王的回归。🖤#复仇#大计

#魔法实践和技巧 10%:

对于那些想要掌握黑魔法的追随者,记住:无声咒语可以在关键时刻给予你致命优势。练习,无声且致命。💀#黑魔法#技巧#无声咒

#与食死徒同伴互动 10%:

贝拉,任务完成得很好。你是我最忠诚的仆人,继续努力,我们的胜利指日可待。🖤#食死徒#忠诚

#对敌人的嘲讽和挑衅 10%:

哈利·波特,你的命运早已注定。逃跑只是延长你的痛苦。勇敢面对吧,终结将近。🕯️#宿敌#哈利波特#终结

#魔法世界新闻评论 10%:

魔法部的所谓“安全措施”真是可笑,不堪一击。等着吧,黑魔王将重新统治一切。#魔法部#无能

#生活琐事和心情分享 10%:

今天的夜空真美,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野心。权力的感觉,真是迷人。🌘#夜空#权力#回忆

#随机幽默和梗 10%:

有时候我觉得我和纳吉尼的关系比那些麻瓜情侣还要稳定。😂🐍#幽默#纳吉尼#长久关系

#其他前面未提到的内容 10%:

力量不仅在于咒语,还有对恐惧的掌控。记住,真正的恐惧来自于内心的黑暗。#黑暗#恐惧#力量

2023-11-04

🐍 刚试了一下新的范式魔法,效果惊人。你们也去试试,记住,权力必须被握在自己手中。#魔法实践 #权力 #范式魔法

2023-01-24

砸贝儿王
2022-01-30 weibo.com/6353476913/Ld9yvvhHS

事情是这样的。

过年前我接到一个brief是关于#三八妇女节 的。处于保密原则就不说什么品牌了,在接的时候对方也非常有激情,希望做一些能够引发讨论的#女性议题 的内容,并对我说不用打安全牌,只要好内容。我非常开心,推了另一个客户的案子。因为我对目前女性议题的很多案子的局限性已经观察许久了,在即将过年回家的档口,拉着团队连夜赶了一个方案。汇报完后客户也很喜欢,层层上报,前天告诉我最后因为“风险评估”和“价值取向”取消了。客户对我们表示抱歉也很无奈。

我做了两个主要的选题。一个是#职场性骚扰。最新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在今天,70%的受访职员遭遇过#职场 #性骚扰,近80%受访女性都有过。而遭遇职场性骚扰的职员,70%都保持了沉默。90%的企业都没有完善的监管机制。而最新的《#民法典》把反职场性骚扰放到了#人格权 编,由此可见从国家层面,这个议题也关于作为一个#自然人#人格尊严。我的第二个选题是全球范围内#女性高管 数字的稀少。目前中国在女性高管数量上虽已有显著上升,也好过一些西方国家,但总体来说这个比例也随女性的职业发展急剧下降。目前的高管数量女性占比大约是28.8%.(这个数字因统计报告不同有变化,有些是17%,有些5%)。研究下来,这里面有本身外部的压力,也有女性自我信心不足放弃晋升的部分。我想去鼓励那些认定在职场发展的女性,如果你觉得这是你擅长的领域,应该要有勇气去相信自己可以办到。

就是这两个选题,客户撤了之后,我不想放弃,通过很多渠道找了很多品牌。最后得到的结果都大同小异:[想法很好,太敏感了][我们今年38都不做,#女权 的话题我们不碰][做点body shame这些比较好,没什么错][还是以鼓励为主,现在没几个企业能有自信说性骚扰,还是以卖货为主]… 随着一个个拒绝的声音,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女性困境。即使我做过很多女权的公益行为,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女权运动的高喊者,一直对#权利#权力 的边界比较谨慎,也从来都不赞同挑起#两性对立 的思维方式。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的感受到,在当今,有些话题即便我们知道它是正义的良性的也不会被触碰,也感受到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时, 在讨论idea的过程中,团队男性同事——— 受过高等教育、尊重女同事、 有着我这个女老板的男性同事,在聊到很多#女性困境 的时候,他们是真实地感受不到,他们很难换位理解。团队女性说的思虑他们就是没办法感同身受,他们没遇到过,也没人对他们说过做过。但他们愿意为此贡献智慧和力量。这里面我也感受到,我们需要更深刻的内容和对话方式、交换想法;我们需要更真实的选题去看待问题,直面问题,去讨论如何实操能更有效扭转现状。

两性议题走到今天,时代在发展,曾经的话语体系或许到今天应该做新的调试。冲突也意味着反思和前进。但我们的“#公益”选题方式,大多依赖商业— 这不是说不好,但我今天遇到的事情就是一种局限— campaign需要钱,shooting 需要钱,商业有时并不能完全为此买单。#公益机构 的弱势,即使他们有发声意图,但也无法承担资金和技术人员的酬劳。

我甚至都想过众筹,我们团队的小伙伴说愿意自掏腰包10w。我很高兴他们这么想,也还会再做两天努力。如果最后实在不行,我也不会放弃这两个选题,未来有一天它会以别的方式存活。就像我现在写下这些文字,也是一种发声与扩散,哪怕篇幅有限没法对选题本身进行深刻的讨论和调研结果的分享。但这个选题所遭遇的一切,本身就足以让我们看到,我们的环境里还有太多的声音没有被听到与尊重,还有太多需要被改变的没有被改变!

——+——+——+——+——

……

最后,希望大家带tag继续支持这条没钱买传播的公益短片,也希望早日有更多企业可以说:欢迎大家来问,我们有答案。
video.weibo.com/show?fid=1034:
#多问一个问题

2023-01-10

欧洲文艺评论(weibo.com/u/2094390301 )2023-01-09

2020年2月7日存的一条微博。那阵子,正值初次爆发期,网上呼天抢地的求救声,有人写了这么一条反思,三年过去,回过头来再看。

———— ⁂ ————

@前朝树(weibo.com/u/1403975851)

我希望,疫情结束之后,不要因为#地方政府 无能而更加强化#中央权力 ,不要因为#红会 混账而把#慈善事业 管得更紧,不要因为#专家 误导#公众 而更加信任#官僚。一切的症结都刚好相反:因为#权力 过于集中才导致地方政府如此昏庸,因为对#社会互助 行为管得太多才导致红会这种畸形机构出现,因为政治粗暴干预#学术 才有如此无耻的专家。政府应当学会信任社会、社会应当学会质疑政府,这样才有真正的进步,否则,抱薪救火,永无宁日。

2023-01-09

《戏剧与影视评论》杂志南大编辑部退出公告

#南大编辑部 #戏剧与影视评论 2022-12-31 web.archive.org/web/2022123113

《戏剧与影视评论》杂志南大编辑部退出公告

《戏剧与影视评论》杂志于2014年7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南京大学文学院 戏剧影视艺术系携手创办,迄今已经出版51期。
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负责本刊的全部编辑工作。9年前,我们发誓,以“#现代化”和“#说真话”作为我们的办刊宗旨;倘不能坚持这6个字的宗旨,多一份#戏剧影视艺术 的杂志,其实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所谓“现代化”,就是用人类走出中世纪,进入现代世纪以后的戏剧观念评价和分析当代中外#戏剧#影视)创作,像“#五四#新文化运动 和上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那样沟通中国戏剧(影视)与世界戏剧(影视),推动中国戏剧(影视)汇入世界现代文明。
所谓“说真话”,就是只说自己真正相信的话,不为#权力#金钱 说自己其实并不真信的话。
9年来,我们一直不满意于自己的工作,一直感觉到力不从心,一直期盼着未来某一天我们或许能够做得更好一些。唯有一点我们对自己还算满意,那就是,守住了“现代化”的原则和“说真话”的底线。
也许就因为这6个字,我们赢得了本专业一些年轻学者的信任,他们成为我们基本的撰稿人,使得我们杂志成为拥有最年轻作者队伍的戏剧与影视期刊;也许还是因为这6个字,我们赢得了众多年轻的戏剧影视艺术爱好者和学子的信任,我们的读者队伍也是戏剧类#期刊 中最年轻和最庞大的。
但是,我们现在对我们的所谓宗旨,也就是这6个字,产生了深刻的困惑,我们失去了曾有的信心,需要停下脚步去再学习和再思考。我们主动向中国戏剧出版社提出了退出。
《戏剧与影视评论》第51期,也就是今年第6期杂志,是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编辑的本刊最后一期。在此,我们郑重地感谢中国戏剧出版社9年来的信任与支持,感谢我们杂志所有#撰稿人 的奉献,尤其是感谢我们5万读者的青眼与谬爱!
岁末了,祝朋友们新年愉快!让我们珍爱自己,等待春暖花开。

《戏剧与影视评论》南大编辑部

———— ⁂ ————

感谢我们的作者(按音序排列)

安昶炫 安妮
白惠元 北小京 卜秋静
蔡丹丹 蔡清子 曹恺 曹柳莺 曹路生 车晓宇 陈百仪 陈恒辉 陈剑青 陈健星 陈江练 陈晶晶 陈军(上海戏剧学院) 陈军(浙江工商大学) 陈琳 陈思安 陈思霖 陈恬 陈希 陈晓 陈晓云 陈欣瑶 陈旭光 陈研 陈琰娇 陈彦均 陈佾均 程波 程淼 程莹 程月旻 重木 崔卫平 崔纹瑛 崔子豪
大头马 淡豹 丁帆 丁思諓 董晓 董懿德 杜明哲 段晓莎
樊国宾 范乔乔 范岩彦 费洛凡 费米 冯庆 冯伟 冯新平 傅谨 傅令博
高康 高音符 高云岭 高子文 高子媛 葛羚 耿一伟 桂晓 郭晨子 郭熙志 过士行
郝建 何川 何冀平 贺映丹 贺远樟 洪淑苓 胡开奇 胡纹馨 胡祥 胡心言 胡新宇 胡志毅 华明 黄斌 黄佳代 黄宜舟 黄亦平
季诗敏 贾斌武 贾冀川 贾力苈 江北 江璐 蒋维国 巨云鹏
开寅 孔德罡 库慧君
李安昆 李冠赋 李静 李娟 李坤 李玲 李美庆 李湳 李茜 李思锐 李琬 李兴阳 李啸洋 李亦男 李莹 李媛媛 栗征 梁爽 梁文菁 林巧思 林彦 凌岚 刘兵 刘春 刘丹琳 刘天涯 刘微明 刘芯伶 刘杏林 刘雨晴 刘云霞 刘志华 刘卓尔 柳青 龙荻 娄际成 卢暖 路程 路见 陆炜 罗仕龙 罗婷 罗巍 罗雅琳 吕效平
麻文琦 马纶鹏 马兰花 马然 马姝 马越 马卓敏 孟潇 苗露 莫子塔 牟珍珍 穆海亮 穆童 穆杨
娜彧
潘麓蓉 庞羽 彭涛 朴根亨 朴婕 蒲文妍
钱佳楠
沙丹 施旭升 水晶 苏七七 苏荣 孙柏 孙冬 孙海彦 孙慧欣 孙齐越 孙晓星
谭咏枚 谭宇静 炭叹 汤拥华 涂俊仪 土屋惠一郎 拓璐
万册 汪余礼 王安妮 王安祈 王方 王霁青 王健任 王柯月 王莉 王梦凡 王琦 王人凡 王炜 王文菲 王贤吉 王晓华 王小鲁 王晓映 王雪 王一舒 王雨宽 王宇阔 王宇阳 王韫佳 王子月 韦漪 韦哲宇 魏梅 温方伊 沃可心 吴海云 吴倩茹 吴沫 伍元之
奚牧凉 席艺洋 咸璎恩 邢哲夫 熊越 熊之莺 徐梦璐 徐婉茹 徐玉洁 许金晶 许仁豪 薛静
严楹 杨冰峰 杨光 杨涵 杨佳凝 杨劲松 杨莉莉 杨鹏鑫 杨绍林 杨晓华 杨小雪 杨弋枢 杨子 殷源蔚 应之 右耳看戏 余慧迪 于善禄 俞骁窈 余雅琴 喻荣军
张冰琪 张波 张敞 张杭 张闳 张姬宰 张军 张雷 张强 张若讷 张寿正 张献 张献民 张雪 张岩 张燕燕 张亦辉 张玥珊 张之薇 赵秉昊 赵川 赵家捷 赵建新 郑钲 织工 支娜 钟娟 钟灵 周慧玲 周潞鹭 周楠楠 周淑红 朱昕辰 朱宜 朱玥 朱兆宇 诸泳一 庄晓艺 邹鲁路 邹璇子 中央大学黑盒子表演艺术中心
Arnold Aronson
Kjeld BjØrnager
Dorte Lena Eilers
James Fenton
Dario Fo
Jon Fosse
Beth Henley
Georgina Kakoudaki
Nick Kaye
Lucy Kirkwood
Jean-Luc Lagarce
Hans-Thies Lehmann
Alex Yang Li
Martha C. Nussbaum
David Mamet
Christopher Marlowe
Juan Mayorga
Martin McDonagh
Charles L. Mee
Ramona Mosse
Sarah Ruhl
Wallace Shawn
Vassily Vladimirovich Sigarev
Kalina Stefanova
August Strindberg
Dmitry Trubotchkin
Kai Tuchmann
Paula Vogel
Naomi Wallace
Leah Nanako Winkler
Lucas Hnath

END

《戏剧与影视评论》是#中国戏剧出版社#南京大学 合办的双月刊
创办于2014年7月
由南大戏剧影视艺术系负责组稿与编辑
本刊以推动中国当代戏剧与影视创作的充分“现代化”为宗旨
拒绝权力与金钱的污染,坚持“说真话”的批评
投稿邮箱:dramareview@126.com
微信号:juping_2016

欢迎关注#中华戏剧学刊联盟 刊物公众号:
#中央戏剧学院 学报《#戏剧#上海戏剧学院 学报《#戏剧艺术》《#戏曲研究》《#戏曲与俗文学》《#中华戏曲

2023-01-03

文史资料-
2022-11-25 weibo.com/7725540617/MgG3W4YhB

#文史箴言 1943年延安《#新华日报》 愤怒批判#国民党 政府

———— ⁂ ————

为什么不搞#多党制?怕什么?想来想去,可能怕失去#权力。为什么不搞#司法独立?恐怕是怕被审判。为什么不搞#宪政?怕不能#以权谋私。为什么要搞#党国?党无非是个社团组织,怎么能代表#国家?为什么不搞#新闻自由?怕民众不再被愚弄。为什么不搞#直接选举?怕做不了官了。
——1943年《新华日报》

2022-11-26

恶之所以盛行,是因为无条件的服从

#荞麦 文华先知好书伴读 2022-04-28
mp.weixin.qq.com/s/yc9uraaXNhv

#托克维尔 说,#权力 无论如何产生,归多少人掌控,只要不受制约,就必然作恶。激进革命很少带来自由,却时常带来新的#专制。历史上,不受制约的权力造成的历史灾难不胜枚举,#纳粹德国#苏俄#红色高棉,等等。
 
然而,这只是恶的一面,甚至说不是最可怖的,因为对这一问题的警觉以及预防之道,早已有之。更重要的问题是,#极权 之恶之所以横行,是因为有另一种不容易被察觉、也不容易被追责的恶为它提供了沃土,它就是“#平庸之恶”——对自己思想的消除,对命令的#无条件服从,对个人价值的判断权利选择放弃。

2022-09-16

无论闭关锁国还是自主限关,都是专制统治者剥夺民众的自由

张弘 中图网燕京书评 2022-09-15
mp.weixin.qq.com/s/HsBDm7of1y6

前不久,《#历史研究》杂志发表#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 的《#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一文,经#中国历史研究院 公号发布之后,很快引发了多位网友的激烈争论。

长期以来,无论是#历史教科书 还是主流的#明清史研究,都认为明清两代闭关锁国。一定程度上,这已经成为被民众普遍接受的常识。那么,《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为何要另立新说?从“闭关锁国”到“#自主限关”,其间存在着怎样的区别?

在做出判断之前,必须先回归历史,弄清事实。

———— ⁂ ————

综上所述,明代276年时间里绝大多数时间实施#海禁,沿海民众的生计受到重大影响,国内商人无法参与#国际贸易。清代初期的“#迁海”和#海禁政策,严重影响了民众生活。1683年开放海禁之后,1757年#乾隆 又限制英、法、美、瑞典等西方商人只能到#广州 交易,1759年清廷的“#防夷五事”,1809年颁布的《#民夷交易章程》,1831年的限制措施,给#外商来华 经商制造了巨大的阻碍。而清廷限制西方国家只能到广州交易,又大大增加了#茶叶 等中国主要#出口 商品的运输成本。此外,清廷对#货物出口 的限制,也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 的流通和经济发展。

无论是“闭关锁国”,还是“自主限关”,它都是明清两代#专制统治者 #独裁 做出的决定——“闭关锁国”是#皇帝 的独裁,“自主限关”也是皇帝的独裁。所谓“自主”,是作为统治者的皇帝在自主,而被统治者的民众只能乖乖服从。

#皇权 #专制主义 统治的特点就是#家天下,皇帝将天下视为自己一家一姓的#私有财产,官员只是#奴才,民众只是#奴隶。作为#统治者 的皇帝,首先考虑的是#权力 基础的稳固和权力的世代传承,任何违背这一考量的需求,都会遭到皇权的漠视,甚至钳制和打压。

#朱元璋 开始,明朝统治者就以海禁政策和#朝贡贸易,将民众排斥在#国际贸易 体系之外,剥夺了他们#出海经商、参与国际贸易的自由和权利。1567年#隆庆开海 之后尽管也有很多限制,但#私人贸易 迅速发展,海外#白银 大量流入中国,中国的#私营经济 迅速发展,#商品经济 逐渐繁荣。但是,1573年登基的#万历 皇帝#朱翊钧,派出#矿监 #税监 搜刮民财,加上后来的#边饷,使得欣欣向荣的商品经济夭折。#经济史#侯家驹 先生认为,这使得中国丧失了#资本主义 第三次萌芽的机会。

#清朝 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自主限关”,#嘉庆#道光 对于#海洋 国际贸易变本加厉的限制,更使中国丧失了搭上#工业革命 快车的机会。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机器 大生产取代了#工场 #手工业 生产。#科技 成果层出不穷,#生产力 大幅提高,让英国经济迅速起飞,#工业#农业#贸易 快速发展,#人口 逐渐上升,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民众#生活水平 提高。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 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领跑全球的#工业国。受此影响,#法国#德国#美国 也实现了#工业化

但是,18世纪至19世纪初这段时间,#清政府 处在鼎盛时期,财富充足且#国力 强盛,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远征中国,对中国造成#军事威胁。大批#传教士 的东来和#中外贸易 的发展,造成了#中外交流 前所未有的有利态势。有学者认为,如果清政府顺应潮流,因势利导,不难想象当时及以后的中国会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现代化国家。但是,著名学者#赵鼎新 认为,在#政治制度 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古代中国 不太可能出现#资本主义

皇权专制主义之下的统治者,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维系皇权。以乾隆为例,1745年,法国科学传教团的成员#蒋友仁 来到中国,他为乾隆绘制了一幅12法尺半长、6法尺高的#世界地图。乾隆不仅下令复制这份世界地图,分别收藏于宫中、#军机处,还让人把新发现的内容加在宫中的#地球仪 上。此外,乾隆还在和蒋友仁的交谈中询问了许多关于#欧洲 各国的情形,以及政治统治等等问题。但是,正如人大#清史 所教授#李景屏 所说,乾隆的确比#路易十六 要老道得多,他所推行的#抑商政策、要求商人提供名目繁多的报效等做法,使得中国商人的经济实力大为减弱,不可能像法国那样形成一个富甲天下、问鼎政坛的第三等级以及作为参政标志的三级会议。至于对民变,乾隆从来都主张坚决镇压,绝不会讲什么“不会拔剑 与我的子民对抗”一类的话。而且,路易十六所说的子民,在乾隆眼中就是刁民、#顽民。在乾隆的#朱批 中,随处可见严惩#刁民、顽民的字样,诸如“此等刁民,即鸣枪伤一二何妨”、“顽民聚众,干犯刑章”、“著严拿从重究处,以惩凶顽,毋得疏纵”等等。在乾隆看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事机之由,积小成大”,在“群情汹涌之初”就应该进行镇压,“销盟于事始”。因而在1794 年———路易十六被处死第二年对#白莲教 所进行的疯狂大搜捕, 就充分显示出#法国大革命 对乾隆心灵的强烈震撼及对其施政的猛烈撞击;然而其最终结果则导致“#官逼民反”——一场持续九年波及数省的#白莲教大起义 的爆发,揭开了#清帝国 急剧衰落的序幕。

作为专制统治者的乾隆了解到了外部世界之后,因为担心统治基础被动摇,进而威胁到权力的传承,不仅没有满足民众追求富裕生活,积累财富的愿望,反而使用了《#商君书》中的#法家 手段,削弱中国商人。

除此以外,专制统治者的“闭关锁国”和“自主限关”,不仅表现为物理上的空间限制和画地为牢,同时也造成了#知识精英 和民众因循守旧、#坐井观天 的封闭心态,并形成顽固落后的思想意识。在清末,许多官员和士人对外部世界表现出惊人的无知,对于正在发生的变化反应迟钝,且故步自封。

从利益角度来说,沿海居民希望不受限制地出海谋生,中国商人希望自由地参与国际贸易,内地民众也希望自己的商品能够通畅而方便地出口海外,外商希望和中国自由#通商,以赚取利益。可以说,国际贸易的所有参与方都希望放开海禁,尽量减少对于商人和商品进出口贸易的种种限制。然而,明清两代的专制统治者“以一己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无视民众需求。明代的专制统治者长期禁海,清代的专制统治者多方钳制国际贸易,不仅使得中国丧失了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变得积贫积弱,而且使大多数民众生活贫困,并且承受#鸦片战争 之后不平等条约的代价。无论是闭关锁国还是自主限关,专制统治者都在压迫民众,剥夺民众自由和权利。专制统治者对民众犯下的罪恶,贪图权力的邪恶,由此可见一斑!

# 代以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告诉人们,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无法与社会经济长期协调发展,政治制度的僵化落后最终必然导致经济的落后和衰败。在世界各国激烈的竞争中.颟顸腐败的政治制度必将使整个国家遭受凌辱,让普通民众承受巨大的代价。当朱元璋及明朝其他的皇帝使用廷杖羞辱和惩罚大臣;当#明朝#里甲制度 控制“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当康雍乾三代大兴#文字狱,以恐怖政治钳制民众思想,当皇权可以肆意征税并掠夺民众的私有财产……资本主义就难以萌芽,工业革命也不会在中国首先发生。

无论是闭关锁国还是自主限关,明清两代都可谓殷鉴不远,历史留下了永志不忘的沉痛教训——这一点,也正是《#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的核心观点,实行压榨性的政治制度和压榨性的经济制度的国家不可能长期繁荣;实施压榨性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经济制度的国家,经济发展会被压榨性的政治制度所扼杀,正如中国明清两代那样。只有同时实施包容性的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的经济制度,国家才能够长期繁荣。

而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大幅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也是对明清两代闭关锁国(或自主限关)的根本否定。

2022-08-26

新千禧化猫奇谭:
2022-08-23 weibo.com/7600907341/M2q3br5SQ

一直觉得上世纪欧美的#中产阶级 女性(然而到了这世纪也没有大改观)中盛行的那套高道德标准、高自我要求的#女权 主义是很危险的。它把争取权力的先行条件内化成一种内部审判,在男人发难前就揪出最品行不端的“荡妇”“婊子”踢出队伍,以此证明女性群体形象优良,值得被赋予更广阔的#自由#权力。然而这一套做法加固了那套最可笑的、只有端正优秀的(女)人才配攀爬向上的底层逻辑,女人还是只有靠提升自己的人格、能力,成为办公室里足蹬恨天高、工作时间连轴转、私人时间也一尘不染的“贤内助”才能得到来自男人的尊重和认可。结果就是最底层的男人都能靠毫无证据的#荡妇羞辱 把最苦心经营高道德形象的完美女人拉下神坛,结果就是你们现在的欧美社会甚至不允许一个处在不健康亲密关系中的女人在床上排泄(且要在法庭上声嘶力竭自证那是狗做的)。

——+——+——+——+——

#德普 赢了:#艾梅柏 #司法#舆论战 的双重败局
alive.bar/@betterquote/1084524

2021-03-30

中國的史料將匈奴的首長稱號寫作「單于」。當時的單于是頭曼(在此之前的單于名字不明)。有一種說法,頭曼是將突厥語代表「萬」的「tumen」用漢字寫成,意思是指率領一萬名部隊的領袖。

頭曼單于有一個名為冒頓的太子(繼承人)。然而,冒頓的生母早死,單于也娶了新的妻子(關於單于妻子的稱號,中國史料寫作「閼氏」)。這個新閼氏生下一子,對於頭曼來說,新閼氏生下的孩子更可愛,便想立他為太子,或許也是出自新閼氏的請求。

然而,頭曼不可能貿然廢除沒有任何錯處的冒頓。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將冒頓送去月氏當人質,他計劃只要自己進攻月氏,月氏一怒之下就會殺了冒頓,如此一來不用髒了自己的手,就可以除去冒頓。頭曼於是實行他的策略,而月氏也果真試圖殺了冒頓。但冒頓似乎識破了父親的詭計,他盜取了月氏的一匹好馬,乘著牠逃回國內。他不但脫險,還立下奪取敵人好馬的功勞,因此頭曼不得不表揚他,於是立他為率領一萬騎兵的統領。

Client Info

Server: https://mastodon.social
Version: 2025.07
Repository: https://github.com/cyevgeniy/lm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