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B5%B7%E5%8D%97

股市大升有底氣 特朗普調高關稅15%到50%|海南打造免關稅自由港 2025-07-24《香港新聞連線》 #股市 #關稅 #自由港 #新聞 #香港 #海南 youtube.com/watch?v=Ckr51oJU9E

Tour Japantour@wakoka.com
2025-05-19

wacoca.com/tour/591601/ 【和歌山グルメ】海南駅前がアツすぎる、新店や焼肉店の5月限定価格のお得な丼 #グルメ #じんせい #パキラ #ボタニカル #みきのや #ランチ #和歌山 #和歌山県 #海南 #海南駅 #近畿地方 #近畿地方ツアー

【和歌山グルメ】海南駅前がアツすぎる、新店や焼肉店の5月限定価格のお得な丼
2025-04-20

해남 대흥사의 귀여운 촛불등. 저 안에 소원을 비는 촛불을 넣어둔다. 덤불 뒤에서 빼곰 고개를 내밀고 있는 모양들이 귀엽다.

#photo #photography #사진 #写真 #山寺 #大興寺 #海南

Daeheungsa Temple, Haenam, Jeonnam, Korea.
Simone Knowles Greensimonegreen@g0v.social
2025-03-23

來了 #海南,當然要吃 #東北菜

其實因爲 #Niqole 是東北人,我對東北很有好感,可惜在天朝這段時間,她只有春節在東北。最近的商場裡只有這家店外也有座位依然要排隊,還只能現場取號,而且東北人含量可能高於大部分外地人在東北會去的餐廳(

這家餐廳名字就帶「年味」,也有很多食客推薦,就點了年味殺豬菜。本來就是熟的,還有爐子一直加熱,也是一種年味嗎 0 0 有厚切肥瘦肉、豬肝、豬心、小腸和血腸,下面墊的都是酸菜。血腸不是豬血糕那種,沒有米,只有血,還非常嫩,一夾就碎。我比東北人口味淡,酸菜只吃出了鹹味

尖椒乾豆腐也備受好評,但我點這個菜是因爲找不到更素同時更清淡的菜。端上來才發現這個菜是勾芡的,所以還不如乾鍋花菜、豆芽炒粉 Orz ,尖椒、乾豆腐也都和我想的不一樣……還是很好吃

醬大骨沒什麽好説

分量都很大,價錢在海南也算實惠。味道很普通,但我不是東北人,那還是以廣大東北食客的評價爲準

#SimoneEatsnSays 250323

#饭点到了干饭先啦 #今天吃什么 #美食日记 #長毛象厨房 #乳齒象厨房 #乳齒象食堂

「Volvo香港往海南帆船賽」圓滿落幕,四艘參賽帆船在強風中抵達在海南三亞市,「Fenice號」於香港時間上周六(11日)早上 5時15 分抵達三亞,以 1 天 17 小時 55 分鐘 45 秒的成績完成了全長 390 海浬的賽事,同時成為衝線冠軍以及IRC 全場總冠軍雙料冠軍。
#帆船 @rhkyc
#帆船 #賽事 #香港 #海南 #香港 #海南 #三亞市
instagram.com/p/DEwNUJZoHNv/

帆船|香港往海南帆船賽維港起航 熱血船隊抗冷鋒爭佳績

由香港遊艇會主辦的「Volvo 香港往海南帆船賽」周四(9日)假維港起航。參賽船隊高手雲集,無懼冷鋒殺到首次參加香港往海南島離岸賽。船隊由維港出發,順風航行至中國南端的海南島三亞帆船港衝綫,全程共390海浬,分別角逐「IRC組別」及「PHS組別」的冠軍寶座。

#Sailing #帆船 #香港往海南帆船賽
#帆船 #體育 #比賽 #香港 #香港 #海南 #維港 #三亞
instagram.com/p/DEoYDrwupHV/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RFA_Chinese_mirror@mastodon.hongkongers.net
2023-03-29

#海南 民企老闆涉案可不捕】 【網民嘲諷海南省要搞獨立】 海南省政府日前出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26條措施,明確提出“對民營企業家涉案人員 #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能不判實刑的不判實刑。”網民嘲諷海南省要“搞獨立”,胡錫進則為海南的“惠民企”政策辯護。詳細報道 :reurl.cc/LN2mzX nitter.hongkongers.net/RFA_Chi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RFA_Chinese_mirror@mastodon.hongkongers.net
2023-03-28

#海南 對涉案民營企業家 #能不捕的不捕 網友評:法治的核心之一是穩定清晰的預期。今天天平可以打到這一頭,能不捕的不捕;明天天平就可以打到那一頭,能捕的必捕。 rfa.org/mandarin/Xinwen/8-0328 nitter.hongkongers.net/RFA_Chi

劉仲敬 botayi@botsin.space
2023-03-28

RT Zhonghua Meng | 蒙鍾華
Re 3月10日同时也是海南人抗议日,在洛杉矶当天,海南人与西藏人在现场举行活动。

#海南twitter.com/sunnyolive1/statustwitter.com/RFA_Chinese/status

2022-11-30

-滇南风吹楠-
2022-11-29 weibo.com/6384219300/MhiCGCU5y

回忆2021年8月。

———— ⁂ ————

今天是2022年11月29日。到下个月,也就是2022年12月,#2019冠状病毒病 的暴发将满三周年。

在这三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经常回想起一年多之前的2021年8月。我一直认为,今天我们面临的窘迫局面,就是从那个月开始注定的。

2021年7月,在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疫情宁静期之后,中国内地的疫情突然开始了新一轮暴发。首先是#云南 #瑞丽,从7月初就一直不断查出病例。然后,从7月21日开始,#南京 禄口国际机场因为管理疏忽,造成了一波全国范围的疫情扩散,从南京传入多个城市,包括旅游城市#张家界#西安,以及与南京相邻的#扬州。10天之后的7月31日,#郑州 也出现了一条独立的传播链,始于#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院内感染。到8月初的时候,这一轮疫情仍在扩散中。根据#卫健委 报告,8月1日内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5例(含3例由无症状转归者),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44例,合计近百例。——在当时,两位数字就足以引发人们的关注和焦虑。

这一轮疫情,实际上让刚刚庆祝过“抗疫胜利”的中国内地走到了岔路口—是继续像过去一年半那样严防死守,以清零为目标,还是接受 病毒在世界上已经无法消灭的事实,选择与病毒共存?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今天在全球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让中国内地一天新增几万感染者的病毒变异株,是#奥密克戎 株。但这个变异株要到2021年11月22日才由南非和博茨瓦纳的实验室发现,迄今刚满一年。在2021年8月,全球流行的主要是#德尔塔 株,上面提到的瑞丽、南京和郑州传播链就都属于这个变异株。

奥密克戎株出现后,很多人可能以为,#2019冠状病毒 的演化也大致遵循了#传播性 越来越强、但同时毒力越来越低的“规律”。但在2021年8月,没有人敢打这个包票。比起2019年12月暴发的#原始株#阿尔法 株)来,德尔塔株传播性要强得多,毒力也更强。在它传入中国之前,已经于2021年3—5月份在#印度 进行了一场极为致命的扫荡。

即使如此,#流行病学 界的严肃人士仍然认为,严防死守不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做法。7月29日,时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科主任、名声还比较正面的“网红医生”#张文宏,就已经委婉地说过:“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 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未来中国选择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证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互通,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 的恐惧。中国应该有这样的智慧。”

与张文宏这番委婉的话相呼应,作为这一轮疫情主要源头的南京,在经历了最初的短暂混乱之后,应对很快变得比较冷静理性,坚持不同风险地区分别管理,低风险地区的户外#公共场所、批发市场和大型商场只是对人流有所限制,并未一关了之。事实表明,疫情并没有因此扩散得不可收拾。

然而,就因为南京的疫情在全国遍地开花,网上铺天盖地都是骂南京市政府不够严防死守的声音,动不动就要南京去“抄”其他城市的“作业”,甚至还对南京的民国旧都身份冷嘲热讽。可悲的是,南京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都没有采取的一些极端措施,到8月初新增确诊人数已经降到个位数的时候,反而在舆论压力下开始被迫实行。于是玄武湖公园关了,大型商场关了,地铁也缩短区间运行了……

随后,张文宏更是遭到了一轮全面的围。其中地位最高者,当属原#卫生部 部长高强。8月8日下午,《人民日报》魔下的《健康时报》在该报的新媒体平台上刊登了高强的署名文章,不点名批评了张文宏的“与病毒共存”的观点,大谈特谈人类与病毒是“有你无我、你死我活”的关系,“不是人类消灭病毒,就是人类被病毒吞噬”,所以与病毒共存“绝不可行”,“不仅不能放松,还要进一步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在高强文章的带动下,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了大量辱骂张文宏的言辞。有网友哀叹:“张文宏医生离被打倒只剩五十米了。”

今天回想起来,围殴张文宏,就是中国内地毅然决定选择继续严防死守、#动态清零 这条老路的最有象征意义的标志。这场围殴也让#舆论环境 进一步恶化,不讲逻辑的诡辩甚器尘上。当时网上很多对“#共存派”观点的批评,其实不外乎两种#逻辑谬误 的叠加:其一是“#虚假两难”,把现实中从极端清零措施到极端共存措施(所谓“#躺平”)之间逐渐过渡的不同程度的防控措施“#光谱”,简化成只剩两种极端状态,然后逼人只能在这两种极端状态里面选择。其二是“#立稻草人”,因为张文宏等人赞同“与病毒共存”,就歪曲、臆造他人观点,硬说他们是要采取极端的“躺平”措施,立个虚假的靶子乱打。

其实,包括张文宏在内,没有任何一个“共存派”#医学 界人士,主张马上就“躺平”。所有人说的都是要逐渐调整防疫措施,加强高效#疫苗#接种率,提高应对#重症 的能力而避免出现#医疗挤兑,同时在宣传上让民众慢慢改变心态,减少对病毒的恐惧,接受与病毒共存。在这些条件成熟之前,该清零还是要清零,但要#精准防控,不要打击面太大。

而且,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严防死守的弊端,在当时已经有了苗头。2021年8月时,#云南 西部边境小城#瑞丽 已经先后发生四波疫情,引发三次#封城,最近一次封城从7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封城这种极端的措施,实施一次,都足以让城市大伤元气,而瑞丽一封就是三次。不光是封城,其他一些防疫手段,也都是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动不动就#全员测核酸,动不动就全员#居家隔离。一年下来,整个城市#经济 已经濒于崩溃,百业萧条,商铺大量倒闭,#劳动力 大量流失,被困在城中的人也陷入贫困,有的人连被迫去酒店隔离的钱都拿不出来。

如果在当时, “共存派”的声音没有被强行压制,舆论场上能够多一些理性的讨论,也许事情未必会发展成今天这样。然而历史没有如果。整个8月,网络上除了对“共存派”的歇斯底里的攻击,就是对#感染者 的妖魔化一一#武汉 的一位年轻男子,被造谣说脚踩两只船;#北京 的一位教授,被污蔑成去#海南 找小三;#重庆 的一对情侣,到#西安 买避孕套的视频监控被大转特转;#南京 的另一位年轻男子,硬被编排成到#上海 来约会和啪啪..第一个把疫情从#南京 传到#扬州 的毛姓老太,更是成为和张文宏一样干夫所指的攻击对象。

就这样,我们又在老路上走了一年零三个月。其间至少还有另一次选择的机会,是在2022年3月上海#奥密克戎 疫情暴发之时,但因为强大的路径依赖惯性,也终于没有把握住。最后,我们终于还是在2022年11月颇为狼狈而毫无准备地回到了最初那个岔路口一一是要严防死守,还是接受与病毒共存?

西方有一句颇为流传的伪中国格言:“最好的种树时机是20年前,其次是现在。”其实这两句很可能来自唐代诗人王勃在《膝王阁序》中说的“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一次的机会,我们是否能把握住呢?

Client Info

Server: https://mastodon.social
Version: 2025.07
Repository: https://github.com/cyevgeniy/lm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