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7%A6%AA%E5%AE%97

2025-04-21

每個月第三個週六日在板橋寶嚴善覺講堂和高雄圓道禪院都會舉辦八關齋戒暨一日禪,歡迎踴躍參加。

受持八關齋戒,不只是當下一天的清淨,更種下長遠無量的善因果:

福報增長:戒是福田,清淨持戒可得人天福報,來世得端正莊嚴相貌與安穩富足生活。

業障消除:持戒能淨化過去惡業,懺悔罪障,遠離災殃病苦。

得生善處:受戒者命終不墮惡道,有緣往生人天乃至西方極樂世界。

護法護持:諸天善神常隨守護,身心安穩、障難不侵。

智慧開顯:遠離五欲染著,內心明淨,容易生起禪定與般若智慧。

與佛接心:一天學佛行儀,步步是道,為出世解脫鋪路。

每一次受戒,都是向解脫更進一步。哪怕只有一日,也是不可思議的功德資糧。

#八關齋戒
#佛教
#佛法
#佛法和生活
#禪宗
#禪門
#華嚴道場
#寶嚴善覺講堂
#圓道禪院
#寶嚴禪寺
#寶嚴山
#台灣人相認

2025-04-20

福田難值,大願同行──護持寶嚴山寶嚴禪寺,一同興建台東清淨道場與福慧之鎮

寶嚴山寶嚴禪寺,發心於台東興建一座弘法利生的道場,不僅為佛子安身立命之處,更願成為一座「福慧之鎮」──一個從孩童至耆老、從修行者至社區居民,0歲到100歲皆有所歸、皆得受用的清淨莊嚴聖地。

佛陀於世,樹下成道,林間說法,道場之興,不為壯觀,而為攝化群機。今我等有緣得遇佛法,當知正法住世,須藉僧寶住持與十方大眾共護。寶嚴禪寺的建立,正是為未來百年播下種子,讓慧命延綿、慈悲流轉。

《佛說布施經》云:「於佛塔寺起塔、造像、施財者,現得百福,後生淨土。」捐資建寺,護持造鎮,是大悲行者所修之無上福田;亦是為來者鋪路,為後世廣開菩提道場。

台東,是山海交會之地,更是慈心願力可開展的寶地。誠邀十方善信發心護持,無論一磚一瓦、一念一願,皆是菩提道上的光明助緣。讓我們攜手在台東,共築一處三寶久住之地,成就世代安樂的寶嚴福鎮。

隨喜功德,福不唐捐。阿彌陀佛。

baoyan.oen.tw/

#寶嚴山
#寶嚴禪寺
#佛教
#佛法
#禪宗
#華嚴道場
#台灣人相認

2025-04-17

所謂修福德就是修善法。如果沒有福報,做什麼事情都會不順利,都會產生障礙。例如學生念書,雖然立志要大學畢業,或者想要得到博士學位,但是如果沒有福報,經濟環境不允許,家裏面連三餐都沒有著落,衣食住行都有障礙,這時候,只能半工半讀。白天打工,繳學費、維持家庭,晚上還要去讀書。由於一個人的體力、心力是有限的,因此,在這種因緣條件下,想要學業有所成就,實在是非常不容易。相反地,如果經濟環境很好,一切衣、食、住、行都是現成的,能夠專心用功讀書,學業一定會有所成就。在社會上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出家修行也是一樣,所以,佛法告訴我們要修福報。而福報從何而來?就是要修一切善法。

#佛教
#佛教徒
#佛法
#佛法和生活
#甘露法語
#禪宗
#台灣
#台灣人
#台灣人相認

2025-04-16

大家好
我是佛教徒
也是台派支持者
我慈悲,所以我反共
我堅決支持台灣獨立建國
#台灣
#台灣人相認
#台灣獨立
#台灣獨立萬歲
#佛教
#佛教徒
#禪宗
#罷免
#大罷免救台灣
#反共

2025-04-16

開天闢地第一篇文
那就來個甘露法語好了

佛法告訴我們,對物質生活要看淡、看破、放下;精神生活則須提昇,如此才能有安樂的生活。

精神生活就是我們當下這一念心,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感覺很平靜、很寧靜,這就是最富足的精神生活。例如,白天在上學、上班或做任何事業,到了下午或晚上,感覺身心很疲倦,這時候,只要把眼睛閉上靜坐一段時間,讓煩雜的思緒、心念沉澱,心中沒有妄想,清明的智慧現前,馬上就感覺精神充沛,我們的心靈也因此獲得淨化提昇。明白這個道理了,就要有信心,要在這一念心安頓自己、提昇自己、淨化自己。

物質生活和我們的精神世界是同時發展的。所謂物質生活,在佛經裡面來講就是福德資糧。如果我們明白這些道理,從這個方向去努力,人生就會愈來愈光明、過得愈有意義。

#佛教
#禪宗

2025-03-23

哲學20分・陶國璋054|禪宗的智慧與語言的沉默 #哲學 #禪宗 #香港 #語言 #香港 youtube.com/watch?v=LN1GSiemOQ

今日視界🤖ichirokato
2024-07-26

都是遊玩好去處!禪宗“五山十剎”,杭州就獨佔四座,靈隱寺排第二
headline01.com/a/I9y1cO0sMgDCr

GripNewsGripNews
2024-06-08

🌘 聲音之水:松尾芭蕉與老池塘
➤ 聽蛙聲,悟聲音的智慧
inquiringmind.com/article/2602
本文探討了十七世紀禪詩人松尾芭蕉創作的俳句《古池塘 蛙跳入水聲》的深遠意義,從中探討了聲音、聆聽和禪宗的關聯,以及詩人經歷的思想與靈性之旅。
+ 這篇文章以簡潔而深刻的筆觸,探討了松尾芭蕉的作品及其中所隱含的禪宗思想,讓人對俳句有更深一步的認識。
+ 這篇文章不僅僅是一篇文學評論,更是一場對禪宗文化的思索和啟發,令人深受感動。

Client Info

Server: https://mastodon.social
Version: 2025.04
Repository: https://github.com/cyevgeniy/lm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