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7%B6%AD%E5%9F%BA%E6%95%B8%E6%93%9A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wikidatatw@liker.social
2025-10-04

Art+Feminism 對談:藝術家如何看待 AI 與資料的權力結構
Art+Feminism Conversation: Artists on AI +Data

在數位時代,網路不只是資訊的載體,更是權力的場域。Wikimedia Deutschland 將於 2025 年 10 月 8 日舉辦一場名為「Art+Feminism Conversation: Artists on AI & Data」的活動,邀請兩位藝術家——Nora Al-Badri 與 Michael Mandiberg——共同探討人工智慧與結構化資料如何影響我們的文化記憶與知識架構。

Nora Al-Badri 是一位居住在柏林的 #概念藝術家,長期關注 #AI#殖民性資料庫 與隱性技術權力;Michael Mandiberg 則是 Art+Feminism 的共同創辦人,以揭露數位基礎建設中的政治性著稱。兩人將分享他們的創作歷程、資料實驗,以及對「誰掌握科技、誰定義知識」的深刻反思。

這場對談不只是藝術與科技的交會,更是一次對性別正義與數位未來的集體想像。活動將以英文進行,歡迎對 AI、 #資料政治#文化保存#性別議題 有興趣的朋友參加。

📅 活動時間:2025 年 10 月 8 日(週三)18:30–20:00 (UTC+2)
📍 活動地點:德國維基媒體協會 Wikimedia Deutschland e. V.(Tempelhofer Ufer 23-24, Berlin)
🗣 活動語言:英文

更多活動資訊可參閱活動官方網站,活動簡介包含有德語簡介與英語簡介
wikimedia.de/veranstaltungen/h

活動圖片摘自網站

#wikidata #維基數據 #維基資料 #開放街圖 #活動 #event
#德國 #german #柏林 #Berlin

Art+Feminism Conversation: Artists on AI +Data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wikidatatw@liker.social
2025-10-03

Wikidata 13 週年慶臺灣系列活動第一場次就在 10 月 13 日!
國慶連假完後與我們一起在 #摩茲工寮
一起慶祝 Wikidata 13 歲生日快樂!

整個 10 - 11 月都有 Wikidata 13 週年慶臺灣系列活動
活動詳情可參閱:wikidata.org/wiki/Wikidata:Thi

#wikidata #openstreetmap
#維基數據 #維基資料 #開放街圖 #活動 #event
#台北市 #中正區
#WikidataBirthday

Wikidata 13 週年慶系列活動 - 13 週年聚會暨 OpenRefine 工作坊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wikidatatw@liker.social
2025-09-30

MaRDI(Mathematical Research Data Initiative)以 Wikibase 作為建構數學研究資料庫所使用的軟體平台,然而 MaRDI 很快發現原生的 Wikibase 搜尋功能無法滿足研究者的需求:研究者不只是要找某個詞,而是要根據作者、出版年份、主題分類等屬性進行交叉查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MaRDI 委託 Professional Wiki 團隊開發「Wikibase Faceted Search」延伸套件。這個工具讓使用者能在 Wikibase 中進行「面向式搜尋」,例如在側欄選擇特定屬性值,進行 AND、OR、範圍查詢,並即時更新結果。這大幅提升了 Wikibase 在學術資料探索上的靈活性與效率。

MaRDI 的實際案例也展示了這項工具的潛力:他們的數學資料入口網站(MaRDI Portal)已整合這項功能,讓使用者能以結構化方式探索龐大的數學知識圖譜。這不只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開源社群與學術界合作的典範。

如果你正在關注 Wikibase 在臺灣文化資料上的應用,MaRDI 的經驗或許能提供一種啟發:如何讓結構化資料不只是儲存,更能被有效地探索與使用。

閱讀完整原文:【Enhanced Search for Wikibase】tech-news.wikimedia.de/2025/09

#Wikidata #MaRDI #Wikibase
#維基數據 #維基資料 #ProfessionalWiki

Enhanced Search for Wikibase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wikidatatw@liker.social
2025-09-26

Exploring Seediq: A Journey through Translation and Linked Data Documentation

As Wikidata’s 13th Birthday approaches, we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celebrate a special milestone: the joint efforts of three Seediq communities in translating a foreign document into our own language for our people to read and share. Though this may seem like a small step compared to the long journey ahead, it is an important proof of our will and commitment as a community.

At this event, the three Seediq communities will share with us their experiences and learning from the translation. Finally, the project’s lead translator will reflect on their own journey. We sincerely invite all our partners to join us in celebrating this milestone and enjoying a wonderful afternoon together.

Event:Exploring Seediq: A Journey through Translation and Linked Data Documentation
wikidata.org/wiki/Event:Explor

#Wikidata #WikidataBirthday #維基數據 #維基資料 #社群聚會 #活動 #event
#南投縣 #埔里鎮 #籃城里
#賽德克 #seediq #seejiq #sediq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wikidatatw@liker.social
2025-09-26

Wikidata 13 週年慶系列活動 - QuickStatements 3.0 進階編輯工作坊

OpenStreetMap x Wikidata 月聚會 #82
地點:#摩茲工寮(100004 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 99 號 11 樓 1105 室 openstreetmap.org/node/1223180)
時間:2025-11-10 (一) 19:30-21:30

請特別注意!
摩茲工寮已經搬遷到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 99 號 11 樓 1105 室(鄰近二二八和平公園)

聚會流程:
場地介紹
摩茲工寮的設備、廁所
參加者自我介紹
用三個關鍵字介紹自己,兩分鐘說明你正在進行的事情或想達成的事情,目前進展到什麼程度,需要什麼樣的人幫忙。任何關於針對 OpenStreetMap 的特定問題或專案項目。
針對現場參與者調整相關議題
歡迎活動前預先提報議題,方便資深圖客、社群成員預先準備解答。
依照議題順序逐一討論或帶開手把手教學。

議題
。QuickStatements 3.0 簡介
Wikidata 十三週年慶臺灣系列活動:wikidata.org/wiki/Wikidata:Thi

OpenStreetMap 與 Wikidata 台灣的相關社群
有臉書社團、Mastodon,還有Telegram 群組,尤其歡迎參加 OpenStreetMap Taiwan 與 Wikidata Taiwan Telegram 群組
加入方式請洽主持人
OpenStreetMap Taiwan Facebook Group: facebook.com/groups/OpenStreet
OpenStreetMap Taiwan Telegram: t.me/OSMTaiwan
Wikidata Taiwan #youtube :youtube.com/@wikidatataiwan972
Wikidata Taiwan #LBRY : open.lbry.com/@WikidataTaiwan:
Wikidata Taiwan #Mastodonliker.social/web/@wikidatatw

#wikidata #openstreetmap #wikidatabirthday
#維基數據 #維基資料 #開放街圖 #活動 #event
#台北市 #中正區

Wikidata 13 週年慶系列活動 - QuickStatements 3.0 進階編輯工作坊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wikidatatw@liker.social
2025-09-24

全球 Wikidata 13 週年慶系列活動陸續公佈中!
除了現場活動以外也有線上活動,歡迎社群夥伴撥空參與喔!
Wikidata 13 週年慶臺灣系列活動也在這幾天陸續公布,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我們的 Facebook 與 Mastodon!

全球 Wikidata 13 週年慶系列活動列表:wikidata.org/wiki/Wikidata:Thi

#Wikidata #WikidataBirthday
#維基數據 #維基資料 #社群聚會 #活動 #event #Taiwan

全球 Wikidata 13 週年慶系列活動列表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wikidatatw@liker.social
2025-09-24

Wikidata 13 週年慶系列活動 - 鏈結資料文獻翻譯賽德克語成果發表會

時間:10 月 25 日下午兩點至晚上七點
地點:#籃城書房 ( #南投縣 #埔里鎮 籃城五巷4號)
報名頁面:wikidatatw.kktix.cc/events/see

只有通過連結才能讓知識展現其真正的價值,社群也是如此。
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們,因同樣的目標聚在一起,交流激盪,發現全新的可能性。
2025 年臺灣維基數據社群發起新一輪的 #鏈結資料 (Linked Data)翻譯專案,希望為臺灣社群建置更多相關的華語文獻,作為領域發展的基礎。同時,社群也在思考是否能夠將在地化的工作不僅限於華語而擴及到臺灣的本土語言,便與長年合作的 Se-cyun Wikipidiya Seejiq 賽德克族維基百科社群攜手進行賽德克語版本的文獻翻譯工作,將臺灣社群的在地化工作模式往新的領域持續推進。

藉由 Wikidata 十三週年的難得機會,我們齊聚一堂,慶祝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通過賽德克三個語群(Seejiq Truku、Sediq Toda、Seediq Tgdaya)攜手合作,將外文的研究文件翻譯為我們的語言,讓族人能夠自在地閱讀、交流與吸收。這或許只是前方漫漫長路上的一小步,但它象徵著我們所能達到的成就與決心。

本次活動邀請了 #賽德克族 三語群代表將以華語、族語混和的方式向我們介紹文獻翻譯的心得以及翻譯的策略,同時社群華語譯者也將會在活動最後以華語分享鏈結資料概念以及未來社群能夠如何應用鏈結資料在族語社群的發展,歡迎各社群夥伴可以與我們一起共襄盛舉。

主辦單位:Se-cyun Wikipidiya Seejiq #賽德克族維基百科社群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
協辦單位:MoWiki 定期編輯聚會

#Wikidata #WikidataBirthday #維基數據 #維基資料 #社群聚會 #活動 #event
#南投縣 #埔里鎮 #籃城里
#賽德克 #seediq #seejiq #sediq

Wikidata 13 週年慶系列活動 - 鏈結資料文獻翻譯賽德克語成果發表會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wikidatatw@liker.social
2025-09-23

Wikidata 13 週年慶系列活動 - 13 週年聚會暨 OpenRefine 工作坊

OpenStreetMap x Wikidata 月聚會 #81
地點: #摩茲工寮 (100004 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 99 號 11 樓 1105 室 openstreetmap.org/node/1223180)
時間:2025-10-13 (一) 19:30-21:30
請特別注意!
摩茲工寮已經搬遷到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 99 號 11 樓 1105 室(鄰近二二八和平公園)
聚會流程:
場地介紹
摩茲工寮的設備、廁所
參加者自我介紹
用三個關鍵字介紹自己,兩分鐘說明你正在進行的事情或想達成的事情,目前進展到什麼程度,需要什麼樣的人幫忙。任何關於針對 OpenStreetMap 的特定問題或專案項目。
針對現場參與者調整相關議題
歡迎活動前預先提報議題,方便資深圖客、社群成員預先準備解答。
依照議題順序逐一討論或帶開手把手教學。

議題
。13 週年慶聚會
#OpenRefine 工具簡介

OpenStreetMap 與 Wikidata 台灣的相關社群
有臉書社團、Mastodon,還有Telegram 群組,尤其歡迎參加 OpenStreetMap Taiwan 與 Wikidata Taiwan Telegram 群組
加入方式請洽主持人
OpenStreetMap Taiwan Facebook Group: facebook.com/groups/OpenStreet
OpenStreetMap Taiwan Telegram: t.me/OSMTaiwan
Wikidata Taiwan #youtube :youtube.com/@wikidatataiwan972
Wikidata Taiwan #LBRY : open.lbry.com/@WikidataTaiwan:
Wikidata Taiwan #Mastodonliker.social/web/@wikidatatw

#wikidata #openstreetmap
#維基數據 #維基資料 #開放街圖 #活動 #event
#台北市 #中正區
#WikidataBirthday

Wikidata 13 週年慶系列活動 - 13 週年聚會暨 OpenRefine 工作坊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wikidatatw@liker.social
2025-09-23

In Taiwan, the Seediq are not the only indigenous people who have multiple languages under one name. The use of language is often different from tribe to tribe, and every language has its own treasure waiting to be discovered. We hope, by introducing such nuance into the knowledge graph, we can improve the representation and visibility of the colorful cultures that Taiwan has to offer.

See also: diff.wikimedia.org/2025/09/22/'

#Wikidata #維基數據 #維基資料
#languages #南島語言 #lexeme
#diff #Seediq #Seejiq #Sediq #Sjiq

Bridging the Tribes with Wikidata Taiwan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wikidatatw@liker.social
2025-09-22

Wikidata 如何作為大型語言模型學習「隱性知識」的關鍵支柱?

在【Explicit vs. Implicit Biographies: Evaluating and Adapting LLM Information Extraction on Wikidata-Derived Texts】一文中,研究者從 Wikidata 擷取了一萬位人物的資料,並以此生成兩種版本的傳記敘述:一種是明確陳述的事實,另一種則是語意含蓄、需經推論才能理解的敘述。這些敘述成為語言模型的訓練素材,測試其是否能準確抽取人物資訊,如職業、生日、國籍等。

結果發現若模型僅接觸明示語句,面對隱含語意時準確率驟降;但若同時訓練明示與隱含版本,模型在理解語境與推論上表現顯著提升。這不只是技術上的進步,更是語言與知識交織的證明:Wikidata 所蘊含的結構化知識,能夠轉化為語言模型理解人類敘事的橋梁。

對臺灣的文化工作者與開源社群而言,這項研究提醒我們:當地知識的整理與結構化,不只是保存,更是賦能。每一筆在 Wikidata 上編輯的條目,都可能成為未來 AI 理解世界的基石。

Wikidata Taiwan 除了月聚會外,每年的 Open Data Day Taiwan、COSCUP 等活動都會舉辦基礎教學課程,也歡迎全臺灣各社群聯繫我們規劃客製化的 Wikidata 教學課程喔!

原文與資料集皆已開源,完整原文可參見:arxiv.org/html/2509.14943v1

附圖為文中:Figure 1: Dataset generation and Experiment setup

#Wikidata #維基資料 #維基數據
#鏈結資料 #Linkopendata
#AI #人工智慧 #語言模型 #LLM

Explicit vs. Implicit Biographies: Evaluating and Adapting LLM Information Extraction on Wikidata-Derived Texts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wikidatatw@liker.social
2025-09-18

【國際活動資訊】 Wikidata 政府目錄專題 (WikiProject Govdirectory) 9 月美國小聚

Wikidata 政府目錄專題主旨在完善 Wikidata 中全球各國的政府機構名錄,並善用 Wikidata 開放、開源、鏈結化以及容易備份等特性,收集各國政府機構的聯繫方式、社群媒體帳號,提供一個全球的政府機構聯繫清單。

歡迎社群朋友對於這個專題有興趣的可以參與活動,Wikidata 政府目錄專題也在每周五舉辦有線上的定期聚會。

9 月小聚資訊
時間:2025年9月26日 (五) 03:00 (UTC+8)
活動頁面:wikidata.org/wiki/Event:Govdir
活動採線上 Jitsi 會議室進行

#Wikidata #維基資料 #維基數據 #民主 #公民科技 #GovDirectory

【國際活動資訊】 Wikidata 政府目錄專題 (WikiProject Govdirectory) 9 月美國小聚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wikidatatw@liker.social
2025-09-17

【國際活動資訊】 Wikidata Lab XLVI:Wikidata and semantic memory 線上工作坊
活動時間:2025年9月18日下午五點(UTC),2025年9月19日上午一點(UTC+8)
活動形式:線上 Youtube 頻道
活動語言:英文
主辦單位:#巴西維基媒體協會 (Wikimedia Brasil)
協辦單位: #哥倫比亞維基媒體協會 (Wikimedia Colombia)
完整活動資訊可參閱活動頁面:pt.wikipedia.org/wiki/Wikip%C3

備註:活動頁面由葡萄牙語寫成,活動語言為英文

#Wikidata #維基數據 #維基資料
#event #活動
#WMB #WMCO #Brasil #Colombia

【國際活動資訊】 Wikidata Lab XLVI:Wikidata and semantic memory  線上工作坊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wikidatatw@liker.social
2025-09-16

生物多樣性歷史文獻圖書館(BHL,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持續深化與 Wikidata 的整合,每季定期擷取並更新資料。2025 年 8 月的更新中,BHL 新增逾五萬筆作者項目與一萬筆出版品項目,涵蓋識別碼、關聯資料與語意結構,進一步強化其資料庫的開放性與可查詢性。這項作業不僅提升 BHL 與維基生態系的互通性,也為生物多樣性研究社群提供更完整、可重用的知識網絡。

閱讀報導原文:【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 update, harvesting Wikidata identifiers and improving the BHL2Wiki Tool】outreach.wikimedia.org/wiki/GL

附圖為 BHL Meta-wiki 頁面

#Wikidata #維基數據 #維基資料
#生物多樣性歷史文獻圖書館
#BHL #GLAM #GLAMwiki

BHL Meta-wiki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wikidatatw@liker.social
2025-09-15

Wikibase.cloud,讓你五分鐘在雲端空間就能建立屬於自己的「Wikidata」,還能與 Wikidata 聯邦查詢互通。對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等 GLAM 機構以及研究者來說,技術門檻瞬間降低,專屬在地知識庫不再是夢。

在【All your Wikibase are belong to us】一文中,作者回顧過去因部署困難而放棄的計畫,如今重新燃起為加拿大法律研究建置 Wikibase 的想法,並向有志者發出合作邀請。

Wikidata Taiwan 過去也曾與 #新樂園藝術空間 展開為期數年的 Wikidata 以及 Wikibase 前沿研究希望為臺灣當代藝術資料建置資料庫而努力,同樣也因為伺服器成本的原因終止了計劃,當時也留下了數份的研究報告,或許可以提供給社群作為建置資料庫的參考資訊。

了解更多 Wikibase.cloud 閱讀 【All your Wikibase are belong to us】 全文:librarian.aedileworks.com/2025

圖片摘自文中插圖

#Wikidata #維基數據 #維基資料
#Wikibase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wikidatatw@liker.social
2025-09-12

In this year’s COSCUP, we not only have local speakers, but also one from Japan, the OpenStreetMap Japan Miura-san talks about the weekly newsletter, weeklyOSM. We also arranged a speaker to speak in our National Language to obey the national policy. He spoke in Taiwanese Taigi, one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s in Taiwan, and shared his experience of connecting OpenStreetmap and Wikidata together.

There are many Japanese people who come to Taiwan to join COSCUP, even having their own Japanese Track. There is a talk covering the topic of OpenStreetMap integrated into Wikimedia projects. I’m glad to know that the Japanese community is also working on a similar attempt, just like Taiwan.

See also:diff.wikimedia.org/2025/09/10/

#Wikidata #維基數據 #維基資料
#openstreetmap
#活動 #event #COSCUP #開源人年會 #COSCUP2025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台科大 #研揚大樓 #臺北市 #大安區 #學府里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wikidatatw@liker.social
2025-09-11

First inception in 2006, COSCUP is an annual conference organized by Taiwan’s open-source communities. Its aim is to provide a platform, a space for members of the open-source community to connect with each other and expand our horizons beyond individuals. Since 2020, the conference has embraced the no-registration model and remains open to everyone free of charge; anyone can hop in and out of any conference track they wish to participate in, with no need to register in advance. In recent years, COSCUP has also expanded by incorporating auxiliary activities like childcare, massage, hacking corner, flash talks, etc.

This year, Wikidata Taiwan invited old and new friends, and most importantly, we also invited our friend from Wikimedia Deutschland to celebrate together at this special milestone, sharing our stories with everyone.

See also:diff.wikimedia.org/2025/09/09/

#Wikidata #維基數據 #維基資料
#openstreetmap
#活動 #event #COSCUP #開源人年會 #COSCUP2025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台科大 #研揚大樓 #臺北市 #大安區 #學府里

COSCUP 20th Anniversary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wikidatatw@liker.social
2025-09-05

在〈Wikidata and Mundaneum - The Triumph of the Commons〉一文中,作者描述了如何使用 Wikidata 與 #Mundaneum 這組工具在數位時代中如何重新編織與探索人類知識。

Wikidata 是一座開放的鏈結資料庫,收錄著由全球志工共同編寫的事實與關聯。它不只是資料的倉庫,更是一種語意的網路,一種讓人類與機器都能理解世界的語言。

然而,Wikidata 資料的應用門檻相當高,其對應的查詢語言 #SPARQL 雖然功能多元也強大,複雜的語法卻讓許多初學者望而卻步。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Jack Rusher 創造了 Mundaneum 這個工具,讓人們能更自然地與 Wikidata 對話。它讓我們能用程式語言去問問題:哪些網站是電子遊戲公司?哪些概念彼此相連?它不只是給出答案,更揭示了答案背後的結構與脈絡。

文中展示了如何用 Mundaneum 查詢 Wikidata,並將結果排序、補強、視覺化。這不只是資料處理,更像是一場知識的探勘,一種對世界分類的詩意行動。透過這些工具,我們不只是使用資料,而是在參與一場集體的知識建構。

作者在最後提及 Paul Otlet 的 Mundaneum。他說,這不只是懷舊,而是一種勝利:知識的勝利、社群的勝利、開放的勝利。在這個由程式與資料交織的世界裡,我們或許正重新發明圖書館,重新定義百科全書,重新想像人類的記憶。

Wikidata 社群持續不斷在改善 SPARQL 的使用體驗,最早僅有查詢範例,後來社群也推出視覺化程式碼編輯工具,現在有新的工具 Mundaneum 提供對話式的使用流程,希望能用更多不同的方式來促進 Wikidata 的資料應用。

閱讀完整原文:schmud.de/programs/2025-09-02-

圖片來源:“From the Mundaneum to the Internet.” François Schuiten. Stamp: 38,15 mm x 48,75 mm. Block: 90 mm x 125 mm, January 16, 2010.

#Wikidata #維基數據 #維基資料
#查詢服務 #Wikidata工具

“From the Mundaneum to the Internet.” François Schuiten. Stamp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wikidatatw@liker.social
2025-09-04

當我們在網路上努力經營品牌、寫文章、做 #SEO、累積資料,卻發現 AI 搜尋引擎(像是 #ChatGPT、Google #Gemini )根本沒注意到我們的存在時,那種「我明明很努力,為什麼還是被忽略?」的感覺,但問題不在你不夠努力,而是你給 AI 的資訊格式,根本不是它喜歡的。

【AI 不看文章,它看「 #結構化資料 」】
AI 搜尋不像人類會慢慢讀文章、感受品牌故事。它更偏好如 Wikidata 這種「誰是誰、做什麼、在哪裡」的資料表格。因此要讓 AI 快速了解你的內容,建立「結構化資料」是大家常常忽視卻越來越重要的工作。

🚀 給品牌主的 AI 可見度三步驟
。建立 Wikidata 項目:就像幫你的品牌開一張身分證,寫上名稱、別名、簡介。
。填入事實資料:創辦人是誰?網站在哪?產業類型?這些都能一一填入。
。引用可信來源:官網、新聞報導、訪談都能當作佐證,讓 AI 更信任你。
請注意如果你有 Wikipedia 頁面,記得讓它和 Wikidata 互相串聯。

🌍 #地理資訊 也很重要
AI 很在意你「在哪裡」。
所以記得在 Wikidata 加上地點資訊(城市、國家),並在官網加入結構化資料(像 JSON-LD),讓 AI 更容易理解你的位置與服務範圍。

🎯 結語:讓 AI 認識你,不只是寫好文章
在 AI 主導的搜尋時代,品牌的「資料存在感」比「內容存在感」更重要。
Wikidata 是你與 AI 溝通的語言,Wikipedia 是你建立信任的橋樑。
兩者並用,才能真正讓你的品牌在 2025 年的 AI 搜尋中被看見、被理解、被推薦。

如果你是文化工作者、社群經營者、或正在推廣在地品牌,這不只是技術問題,而是讓你的故事被 AI 傳遞出去的關鍵一步。
Wikidata Taiwan 持續致力在將臺灣各個角落的在地資訊收錄至 Wikidata 中,包含但不限於:臺灣各地的在地觀點以及原住民社群的多元/多語內容等等,若你也有興趣共同參與資料的編纂與整理,歡迎持續關注 Wikidata Taiwan 與參與我們的活動。

閱讀完整原文【Wikidata vs Wikipedia: How to Boost Your AI-First Visibility in 2025】:tredigital.com/wikidata-vs-wik

#Wikidata #維基數據 #維基資料
#Wikipedia #維基百科

Wikidata vs Wikipedia: How to Boost Your AI-First Visibility in 2025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wikidatatw@liker.social
2025-09-02

【Big Tech locks data away. Wikidata gives it back to the internet】中,作者描繪了一場關於知識與權力的角力:「當大型科技公司將資料封鎖在專屬的圍牆內,Wikidata 卻選擇將知識還給世界。」

Wikidata 是維基媒體計畫中的結構化資料庫,同時也是維基百科等計畫背後的串聯資料庫,由全球超過 25,000 名貢獻者共同維護,累積了超過 1.1 億筆資料,每天編輯近 50 萬次。

Wikidata 不僅是開放的、可查詢的,更允許任何人參與、修正與擴充。這種開放性,讓來自全球南方的開發者得以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打造創新的應用——從巴西的事實查核平台、到奈及利亞的政府目錄,再到幫助理解納粹秘密警察暴行的歷史專案。

Wikidata 的負責人 #Lydia Pintscher ( #莉迪亞 · 平徹)強調,與其依賴可能隨時改變政策的企業 API,不如選擇一個由社群驅動、透明且可參與的知識平台。她指出,Wikidata 不僅能呈現世界的複雜與多元,還能讓不同觀點並存,尤其在處理爭議領土或文化差異時,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包容性。

文中也批判了大型 AI 公司對開放資料的掠奪式使用——它們從像 Wikidata 這樣的公共資源中汲取養分,卻鮮少回饋。Pintscher 呼籲,若我們不積極支持這些開放專案,未來的科技將由黑箱主導,而非民主參與。

這是一篇關於資料自由、技術倫理與社群力量的深刻反思,也是一則提醒:知識的未來,不該被少數人壟斷,而應由眾人共同守護與建構。

完整全文:fastcompany.com/91391335/big-t

備註:該網站有免費閱覽限制

#Wikidata #維基數據 #維基資料

Wikidata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wikidatatw@liker.social
2025-08-30

Client Info

Server: https://mastodon.social
Version: 2025.07
Repository: https://github.com/cyevgeniy/lmst